2005-07-26

考驗烹調火候的 Zucchini

如果有人要咱開列十種最難燒的蔬菜。 Zucchini 必定是排前面三名的。


這個 Zucchini 啊,大概是上帝做它來測試廚師的烹飪功力的,非常難控制火候。煮得過頭了,有甜味沒香味。煮得火候不夠,有香味沒甜味。

什麼是煮得剛好的好吃的 Zucchini 呢?

要吃來有菜香(不是聞來有香味,而是吃進口裡,咀嚼當中會有一種香味充塞在口鼻之間,這香味和聞到的不太一樣)。進口時得有一點兒甜、脆不算,還得要有水份。
也就是說,吃來有香有甜有脆可是乾巴巴的,沒有水份的 Zucchini ,仍然不夠資格叫好吃。

加溫以後的 Zucchini 呈淺黃色,有心的廚師通常會適當地配上一點其它的顏色,讓它看來更秀色可餐。但是,清淡的 Zucchini 原味就被搶掉了。

就算你煮得恰到好處,還得趁熱一頓吃完,否則一但回溫,就沒香味了。如果要吃冷的 Zucchini 甜味也不如剛起鍋時熱的時候那麼好。...........

不能再教下去了,萬一有個想不通的,看過這篇故事,拿著這些名目去點菜,找廚師的岔,結果不是廚師被氣死,就是找岔的被廚師打死 -- 肯定會出人命案的。搞得不好,咱還會落個教唆的罪名。

反正一句話,那一天要考一考做廚的人的火候手藝,你只管點 Zucchini 包證有辦法挑剔些毛病來。


ZucchiniZucchini 一般老美又叫它做 Squash 或 summer squash. 有黃色和綠色兩種。
咱不知道正確的中文名稱是什麼,只是咱手上的英漢字典說它是「夏季產的南瓜的一種」。

因為咱不是英語專家,也非農業專家,對字典為什麼作這樣的解說,咱當然不敢多話。但是從它的味道來分辨,除了是「夏季出產的瓜的一種」以外,說它是「南瓜的一種」的說法,咱實在不敢苟同。

你要笑話咱說害怕在認同了以後就變成狗了,所以咱堅持不肯狗(苟)同,咱也沒意見。反正一句話,它吃來和南瓜的味道完全不同。

咱個人只喜歡綠色的 Zucchini 。黃色的 Zucchini 只嚐兩次,沒太大的好惡印象,更沒啥喜或不喜。


怎麼選購 Zucchini 還是老友露西教咱的。她說會扎手的 Zucchini 就是嫩而新鮮的。她持這種看法的主要原因,只是因為沒有成熟的瓜類植物果實上多半有一層「硬毛」來保護它。但問題是不論是美國超市或少數移民開的菜市,賣的都是趁它還幼小就摘了的 Zucchini ,根本就買不到真正長大成熟的 Zucchini.

有一年咱無意中發現,附近有一家鄰居後院種的 Zucchini 每一條都可以長到兩三英尺長。這時咱才了解真正長大的 Zucchini 除了種的人自己吃或拿來送人外,如果拿到市場去賣,可能會因為太大、太多而無人問津。

個人另外發現,用有沒有扎手的硬毛來判斷 Zucchini 是否鮮嫩,實在是失之子羽。咱就買過很多新鮮稚嫩而且沒有長毛的 Zucchini 。

咱現在選購的方法是觀察它的表皮。真正新鮮的 Zucchini 表皮一定是完整而沒有擦傷痕跡,而且摸來硬硬飽飽的,全體找不到任何一個軟點(soft spot),這才是新鮮的好 Zucchini.

Zucchini 要煮爛了吃才有水份,才有甜味,可是要吃到 Zucchini 誘人食慾的鮮香氣息,非得要煮得生脆才行。

如何把 Zucchini 燒得又甜又香,就是烹調的技術所在。


你想問咱會不會燒?
會啊。

教不教?
咱想一想好不好?
.....
這麼吧,咱教一半好了。另外一半自己去摸索:
在沒有把握掌握得住火候之前,切滾刀塊可以有七成成功的機會。
猛火爆炒在這兒不管用。


從這張放大的照片中,可以看到瓜的表皮有擦傷的痕跡,代表不新鮮了。
Zucchini
順便介紹選蔬菜的鐵律:
表皮上有凹點、斑點、黑點的都是不新鮮的瓜果。無論賣菜的人說破了嘴,咱也不相信它是新鮮的菜。
如果不信咱說的,不妨買一個好的,完美的瓜果回去,在冰箱裡放它三個禮拜後,拿出來看看,就知道咱所說非虛。

2005-07-22

霍霍聲中談磨刀

談到菜刀,裡頭真有不少學問。
舉凡刀的重量,刀身和刀把的形狀,磨刀的方法,在在影響到切菜的速度和效果。


別看那一把刀打遍天下的「廚」林高手們,口裡說什麼刀都差不多。如果你給他一把不稱手的鈍刀,他一樣會把肉切得拖泥帶水,同時滿口@#$%^&*

今天趁興,先不談刀的重量和形狀,淺談一下磨刀的竅門,做為另一個可以多次深談的主題的開始好了。


咱家裡的刀,不同的用途磨的方法不一樣。

在台灣時,像磨刀這類的「雜事」,都是咱家家主婆管的。而且遵奉遠庖廚之類的古訓。所以咱家主婆不知咱手上工夫的深淺。
來美主廚以後,有一陣子咱在切菜時常讓刀削到指甲,「痛定思痛」研究了以後發現,如果刀不夠利,切菜時刀不「咬」住菜,容易歪滑進而切到手。

由於美國的街上聽不到人騎單車吆喝磨刀的,加上市面賣的磨刀器實在有夠爛。於是就「潛心研發」開始自己磨刀。

簡單的講,磨刀開鋒的方法不外「單撇」和「雙撇」兩大類。
雙撇刀的通用性寬,什麼情況都好用。也是絕大部份的人習用的磨刀法。
但如果要求刀口利、耐用,就得用到單撇刀了。

什麼叫雙撇刀呢?一般兩邊往中間斜的,刀鋒磨在整個刀的正中央的,就叫雙撇刀(這是做車床工作磨車刀的「行話」)。

至於單撇刀又細分成「左撇刀」和「右撇刀」兩種。
談到這兒,大概有不少人已經被撇得迷迷糊糊的了。咱就說得簡單一點吧。反正真正的內行看了也不過是笑笑,不會進來貼文譏笑咱的。

所謂的右撇左撇,是以刀柄向自己刀鋒向前的角度來看。刀鋒從右往左斜的叫右撇;反之,叫左撇刀。

至於它們的用法:比方說,咱習慣用右手做事,切菜時是左手拿菜右手拿刀,這切菜用的刀就得是右撇刀。刀鋒從右邊往左邊斜。如此,在切下去時可以比著左手指的邊來切,萬一刀滑了也只會往右邊走,不易切到手指頭。

反之,在削水果皮時,... 好比說蘋果吧,因為是左手拿著蘋果,右手的刀貼在水果上方,這時就得要用到左撇刀,這樣磨出來的刀容易「吃」進果皮上去,而且更容易控制刀口「吃」的深度。


談到水果刀的磨法,就乘興順「手」談一下水果刀的刀把。

左手把著水果,沒啥談的,右手如何握刀,直接間接地關係到水果削得好不好。

依咱握刀削水果的習慣(仍以蘋果為例),右手拇指是放在水果附近,控制刀「吃」「肉」的深度。
食指是用力「推」動刀的進行。
中指的第一指節扣著刀把,逆向用力來控阻食指用力的大小。
無名指和小指才是真正把力量用在握住刀子的。
手腕的力量,則用來做整個切削工作進行當中的轉彎、移動等控制之用。

相信耐心看到這兒的,不難體會到,買一把「趁手」的刀的關鍵所在。



你想知道咱家家主婆對咱磨刀本領的態度?

她啊,這麼多年來沒事就說刀太利怕切手。每次咱磨好刀以後,就趁咱不在時拿刀刮刀板,讓刀鈍一點兒。可是咱就從沒看到她的手被咱的利刀切過。

從去年起,咱氣不過了,留下了她的寶刀從此不磨,讓她專用。
你知道結果怎的?
她開始用咱的洋刀,而且沒事還叨唸兩句,什麼「刀要磨一磨了」、「你想害我被刀切到手啊」.........

唉,難ㄧㄤˇ啊.... I just can never win >_<

2005-07-08

檢查檢查自己的肝臟 (轉)

肝臟有問題時,尤其得過肝炎的,下列任一個現象都不可有經常性的發作。


一、右上腹悶痛
二、右後腰酸痛
三、右肩感覺酸、麻、痛,甚至造成右手舉不起來
四、小腿晚上睡覺時,容易抽筋


肝臟出現問題時,我們的身體會產生以下諸種現象:

肝臟像拳頭一樣,有正面,有背面,正面如果硬化、腫大,會擠到我們的肋間神經,肋間神經就會脹痛;如果在背後,會造成右腰酸痛。

全身的筋,都由肝臟主管,晚上血液必須進到肝,若肝臟有問題,血液進到肝臟會比較困難,所以翻來覆去睡不著;血液好不容易進入肝臟,出去也相對的困難,全身的筋需要血來滋養,人在睡覺翻身的時候需要動,動就需要提供血液,血液不容易從肝臟出來,筋就會僵硬,僵硬過度就會抽筋。

肝臟不好,晚上睡眠品質會不好,翻來覆去不容易睡著;起床後口乾、口苦、口臭,刷牙時牙齦會流血。平常對食物沒有興趣,不吃不餓,吃一點點就有飽感;走路走個兩步小腿就會很酸,會感覺全身越來越疲勞,手腳也是越來越沒有力。

肝臟不好的人,腳會經常扭到,扭到了又好不了,不小心割傷了,傷口也不容易癒合。

喜歡喝酒的朋友,忽然酒量減少了。或是有久治不癒的皮膚病,週而復始好不了,都要注意肝。


------------------
網友 B 轉寄給我的醫學常識,覺得很值得貼上來給大家絲考。
看來看去,嫌文句不夠達意,擅自改了幾個字。
原作者如有不豫,請賜提示。
改文後如文意有所偏差,概由本人負責。

2005-07-06

綠豆湯(二)

前文提出四個問題,請讀友們一起來交換心得:

  • 店裡賣的綠豆顏色各個不同,什麼顏色的綠豆比較好?

  • 除了顏色不同以外,綠豆顆粒大小也不同,倒底是大顆的豆粒好還是小顆的好?

  • 綠豆湯要煮到什麼程度效果最著?

  • 如果光拿綠豆煮湯喝,豆子都得扔了,偶一為之倒也罷了,長久以往還真可惜呢,煮了湯的綠豆還可以有什麼一舉兩得可以當菜吃的烹調法?


掛了十天,只有恰恰貼文回應她煮綠豆湯的心得
不知道是大家客氣,還是想等著看答案再做「事後諸葛亮」。
好了,咱也不賣關子了,就把咱知道的一股腦兒告訴你吧。


店裡賣的綠豆顏色各個不同,什麼顏色的綠豆比較好?

綠豆的顏色有好幾種,有的偏綠,有的看起來油油亮亮的,有的顯得淺淡些。
據書上的分派,顏色鮮者為「官綠」;皮薄粉多粒小色深者為「油綠」;皮厚而粉少種得早的,叫「摘綠」;種得遲的叫「拔綠」。
...... 別說你看得眼前一片綠,咱自己讀也讀得頭昏眼花。
依咱看書並和老印同事相互交換各自所知以後發現,綠豆的顏色雖有不同,在療效上並無分別,無論那一種顏色的綠豆,都可以得到相同的果效 ^_^



除了顏色不同以外,綠豆顆粒大小也不同,倒底是大顆的豆粒好還是小顆的好?

至於豆子的顆粒,倒底大粒的藥效好還是小顆的藥效好。中國和印度的說法剛好相反。

中醫藥書說『綠豆圓小者佳』。
歷代素食的老印則認為,大粒的綠豆對身體比較好。

咱的想法是,一生素食的印度人,連蛋奶等等都在禁忌之列,靠的就是豆類等種子食品裡的營養。以營養的立場來看,選用大顆粒的綠豆來吃,是有它的道理。

但是如果要拿綠豆當藥用,以藥用效力的強弱來看,除非有新的研究報告問題,否則仍應依照藥書上註明的,選用小顆粒的綠豆。
在買貨時,咱是依奉咱老祖先的說法,能選小綠豆就儘量選小粒的綠豆來買。如果小豆子缺貨,就買大粒的來用。反正以治病為第一要務。

這兒有一些值得補充說明的個人經驗:
由於素食的印度人佔有相當的人口比例,所以印度食品店裡賣的東西,也會針對這批客層做分類。既然素食的老印愛吃大粒的綠豆,咱就到印度店裡去買分裝成包的小粒的綠豆。
套句台灣的流行語:真是又補又大碗。
老印店的小粒綠豆,比老中店的價格平均便宜 15% ~ 25% 不等。


接下來談綠豆要煮到什麼程度,才能充份取得它的治療效果的問題。


首先,咱們得看看藥書裡對綠豆的藥性的解說。
以中藥的藥性來說,同一種植物不同的部位,可能俱有相反的藥性(以後遇到了再詳細介紹)。綠豆的皮和肉(綠豆仁),在中藥藥性上也有不同。
書上說『綠豆肉平皮寒。... 用之宜連皮。去皮則令人少壅氣。蓋皮寒而肉平也。
『(綠)豆皮。甘。寒。無毒。[主治]解熱毒。退目瞖。

看書上的說明,再和自己吃綠豆的經驗比較,發現的確是吃多了綠豆沙以後,會有胸口發悶等不舒適的感覺。
但是如果只用綠豆皮的話,就像恰恰在回應的貼文裡面所說的,藥效極寒。年老體虛或重病體弱的,服用時要特別減量。

所以,咱煮綠豆湯就是煮到豆子剛剛開口,才開始吐出豆沙來的程度為最恰當。

事實上,沒有開口的綠豆皮湯,喝來澀嘴,孤孤寡寡的一點兒也不好吃。吐了豆沙的綠豆湯,喝來就鮮美得多。



順便介紹咱烹調綠豆湯的方法:


把綠豆洗乾淨後,泡水四個鐘頭,換水再煮。
這種泡過水的綠豆,煮出來的湯色比乾豆煮的湯白稠許多,吐出來的豆沙有限,不會像煮乾綠豆那樣,豆沙吐個沒完直到把湯汁都漲乾為止;可是味道比拿乾豆直接煮的烹調法更加鮮美。真是不可同日而語。
老饕讀友不妨試試。


至於喝綠豆湯的方法,大概是有冰箱的關係,似乎人人都會放進冰箱裡冰鎮之後才拿來喝。咱記得小時到鄉下看到人家把綠豆湯放到井裡涼了喝。所以基本上都知道喝涼綠豆湯比較暢快。

嘿嘿,教你猜對了,咱喝綠豆湯別有門道:

首先,咱不喜歡吃冰凍的食品,認為吃冰凍的東西對身體有害無益。所以冰鎮後的綠豆湯,咱是絕對不碰的,非要等它回暖到室溫溫度以後才喝。

咱的綠豆湯不但要喝室溫的,還要調了蜂蜜才喝。

說來奇怪,調了蜂蜜的綠豆湯,入口冰涼。感覺上比冰凍的綠豆湯還涼口。每一個喝過咱調了蜂蜜的綠豆湯,都忍不住問是什麼道理。

冰凍的綠豆湯(凡是冰冷的都是一樣),吃進口裡的當時感覺是冰涼,過沒一多久就會覺得口腔燥熱。可是這調了蜜的綠豆湯,吃進口裡是陰涼的感覺,喝後會覺得全身滋潤清涼。
於襌坐有相當心得的孔明車兄,在喝了咱這調蜜綠豆湯後就告訴咱,這個配法,令人飲後五內皆得清潤,無論身體強弱都可延用。

蜂蜜入藥的功效包括:清熱,補中,解毒,潤燥,止痛。咱用蜂蜜配綠豆湯,無論在冬天夏天都好用(美國的冬天屋外特冷,屋內又因暖氣的關係,使人覺得燥熱),住在北方有心保健的讀友,不妨將咱這「方子」牢記,保管你好用。




信「手」「彈」來,又是一兩千字了。看來咱這話匣子的毛病再沒多久就會變成「手」匣子了。

有關綠豆做菜的部份,留到下一次再談吧。
也希望有心得的讀友可以貼一些自己拿綠豆做菜的回應,和大家分享。